社会公益Social commonweal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社会公益 >>相关报道 >> 正文

相关报道

神经内科专家赴酒仙桥街道中北路社区开展健康讲座

作者:顾桉娜 来源:对外合作与发展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6-25 浏览次数:
字号:
+-14

  6月13日下午,北京华信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毕晓霞副主任医师到酒仙桥街道办事处所辖中北路社区作《急性脑梗死的防治及康复》健康知识讲座,30余名居民到场认真聆听了讲座。

微信图片_20190625172633.jpg

  脑卒中俗称“中风”,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在我国,脑卒中已经超过心血管疾病,成为居民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缺血性脑卒中的黄金救治时间只有4.5小时,每延迟1分钟开通闭塞血管,将有193万神经元死亡;每延迟15分钟开通血管,患者获得良好预后率的可能性则降低10%。

  如何在社区、家庭快速识别脑卒中呢?

  目前,常用、简易的快速识别脑卒中的方法是FAST评估法,具体内容为:

  1.F(Face):是否能够微笑?是否感觉一侧面部无力或者麻木?

  2.A(Arm):能顺利举起双手吗?是否感觉一只手没有力气或根本无法抬起?

  3.S(Speech):能流利对答吗?是否说话困难或言语含糊不清?

  4.T(Time):如果上述三项有一项存在,请您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

微信图片_20190625172637.jpg

  掌握简易的“Fast”法则,学会快速识别脑卒中,在脑卒中最佳抢救的3小时内将患者送入医院进行救治,时间就是大脑,少一分延误,多一分康复!

  毕晓霞还向居民们介绍了卒中的治疗方式:溶栓治疗、介入治疗、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及时开通闭塞血管是重中之重。该患者在发病6小时之内经普通ct检查即可判定能否取栓,发病6~24小时内需通过多影像及神经专科医生评估是否适合取栓;超出24小时,通过专科医生系统检查评估仍然有机会接受取栓治疗,治疗必须争分夺秒。 脑卒中患者常存在各种后遗症和功能障碍,包括肢体活动不利、感觉麻木、言语不清、吞咽障碍、大小便失禁等,导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甚至长期卧床。临床急救治疗主要在于挽救患者的生命和减少并发症,而处理这些功能障碍需要及时的康复治疗。

微信图片_20190625172640.jpg

  专家介绍:

微信图片_20190625172644.jpg

  毕晓霞,副主任医师,曾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进修神经康复,现任北京康复医学会分会委员。长期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和教学工作,擅长急性脑血管病的预防、治疗及康复。发表的论文主要有《rt-PA早期静脉溶栓24h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早期卧式功率自行车训练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功能的影响》、《脑出血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关系探讨》等。擅长急性脑血管病的预防、治疗及康复。

  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五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