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办于1959年2月,原为国家信息产业部直属医院, 2003年4月划归国家教育部,成为清华大学附属… 详细>>
地铁:将台(地铁14号线)
公交:酒仙桥中心小学(408路; 418路; 427路; 494路; 659路; 909路; 946路; 973路; 988路... 详细>>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请升级或更换浏览器 详细>>
0次
重点科室
心脏中心
心脏外科
心脏内科
心脏小儿科
ICU
CCU
消化医学中心
普通外科
消化内科
泌尿医学中心
泌尿外科
肾内科
儿科
内科系统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神经内科
内分泌科
血液肿瘤科
老年医学科
放疗科
风湿免疫科
外科系统
普外科
骨科
血管科
胸外科
神经外科
麻醉科
妇产科
妇科
产科
五官科
眼科
耳鼻喉科
口腔科
其他科室
中医科
皮肤美容科
临床心理科
感染科
急诊科
综合ICU
健康管理中心
预防保健科
临床营养科
全科医学科
医技科室
检验科
放射影像科
药学部
超声诊断科
输血科
病理科
病案管理科
研究所
内分泌研究所
社区服务
高家园社区卫生服务站
科室简介
我院急诊科目前已建立完善的急诊流水区、抢救区、急诊留观区、急诊病房全套体系。共设病房及抢救病床30张。配备各种抢救设备,包括中心供氧,中心监护设备、电除颤仪、洗胃机、心电图、血滤机及呼吸机等设备。由3位副主任医师负责管理,11位主治医师、8位住院医师、5位主管护师、11位护师、20位护士及各科室轮转大夫承担日常医疗、护理工作。承担各二级医院、社区医生和护士的培训工作。
急诊科对前来我院的危重、急症病人的诊断、治疗,实行首诊负责制,24小时接诊。年接诊危重、急症病人约6万人次,年抢救约三千人次,抢救成功率达95%。与各兄弟科室合作,开展急症床旁X线胸片检查、急症床旁超声检查、急诊床旁胃镜,提高临床急症诊断水平,率先在全院开展超声引导下PICC导管置入术及完善的PICC维护流程,方便病人。急诊科建立了完整的现代急救医学体系,对救治心肺复苏、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急性中毒、消化道出血、多脏器功能不全及创伤为科室特色,全天候开通了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血管病、交通事故伤和急性中毒的危重症救治与护理绿色通道,承担了院前急救及突发灾难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有效地提高了病人的生存率和治愈率。在科室领导的带领下,不断地引进先进的急救技术及服务理念,使急诊科成为优质医疗服务的象征,高素质医务人员的窗口,充分体现急诊医学的“急、快、畅、全、精”的医疗服务理念,打造集医疗、教学、科研及管理于一体的现代化急诊。
我院急诊科目前已建立完善的急诊流水区、抢救区、急诊留观区、急诊病房全套体系。共设病房及抢救病床30张。配备各种抢救设备,包括中心供氧,中心监护设备、电除颤仪、洗胃机、心电图、血滤机及呼吸机等设备。由3位副主任医师负责管理,11位主治医师、8位住院医师、5位主管护师、11位护师、20位护士及各科室轮转大夫承担日常医疗、护理工作。承担各二级医院、社区医生和护士的培训工作。 急诊科对前来我院的危重、急症病人的诊断、治疗,实行首诊负责制,24小时接诊。年接诊危重、急症病人约6万人次,年抢救约三千人次,抢救成功率达95%。与各兄弟科室合作,开展急症床旁X线胸片…
科室专家
关键
姓名:关键 副主任医师 科主任 向Ta咨询 详细
专长:
急危重病
简介:医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副主任医师,从事急危重病临床工作。现任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国际重症超声联盟(WINFOCUS)成员。中国重症超声协作组(CCUSG)成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家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委,北京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青年委员,北京医学会急诊分会青年委员。【详细】
张卫东
陈军
刘轶君
史婧
相关疾病
科室相册
相关文章
目录